抗解  

AI机器艺术  


 

回顾过去的一年,低科技艺术实验室聚焦于“非人类的自主性”议题讨论人工智能艺术,围绕“机器成为艺术、机器成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进行了多场学术分享。实验室创作了《抗解》、《有机元系列》和《数据元》等AI艺术作品,呈现出非人智能体的自学习能力与自适应机制展现机器系统的创作主体属性。


未知时空的光泽“再造灵境——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展览地点:深圳美术馆  深圳

我们实验室对行为美学和系统美学理论框架进行了深入推演,为探讨智能体在艺术创作中的非工具性意义提供了新视角。其中发表在“艺术当代”期刊(2024年第四期)文章《非人类的自主性如何成为艺术创作的焦点》揭示了AI艺术作品中智能体的行为特征,构建了以智能系统的行为适应性、行为时间性、行为层次性和作品概念性的多维创作范式。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并非简单的工具,而是具备了自主学习和生成能力的智能体


感知游戏 “ ‘混沌蝴蝶’第一届西安Ing科技艺术季”展览现场
展览地点:西安城市艺术中心  西安


这种特性模糊了艺术家的主导地位,使其作者身份不再具有唯一性,从而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主体性由单一的人类中心转向分布式主体“ ,这一转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创作主体的定义。将研究作为艺术创作的方法,低科技艺术实验室进行的实证性研究,进一步关注了具有适应性特质的具身智能体。


Data Pool “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 2024“多元未来——人类新愿景”展览现场

展览地点:新绎美术馆  廊坊


光是错的 布达拉宫立体坛城建筑现场

展览地点:西藏  拉萨






屏幕截图 2025-02-19 201826.png

屏幕截图 2025-02-19 201910.png

屏幕截图 2025-02-19 201929.png

  抗解   郑达   

AI机器艺术,2024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628.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633222222.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64133333.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6464444.jpg

有机元Ⅲ 郑达     

AI数据装置,2024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700111.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706222.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711333.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719444.jpg

 数据元     

有机元ⅢNFC模块设计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制作,2024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730111.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736222.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741333.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746444.jpg

 未知时空的光泽 收藏作品包装箱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制作,2024     

    


受邀参与12余场代表性展览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2024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806111.gif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812222.gif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816333.gif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821444.gif

数据·自然·情感—— 解读数据时代下的自然与人类    

M+购物中心,2024    


微信图片_20250219111529.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839222.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845333.jpg

微信图片_20250219192851444.jpg

 《人工智能艺术:机器学习时代的新艺术形式》    

人工智能+科技艺术丛书,2024     

   

 《人工智能艺术:机器学习时代的新艺术形式》(Art in the Age of Machine Learning)清晰阐释了机器学习系统的结构、艺术与机器学习之间联系的历史背景,以及它给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艺术与人工智能(AI)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基于机器学习(ML)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否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本书满载相关问题的讨论,旨在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通过阅读本书“人类艺术家和机器学习工具或许能够携手并进,共同探索目前任何一方都难以独自涉足的领域。”


——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

2018 年图灵奖得主、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蒙特利尔大学教授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全体成员


恭祝大家2025
新 春 快 乐




END